清静经及老子列传

清静经及老子列传

文征明-明

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。老君曰:大道无形,生育天地。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。大道无名,长养万物。吾不知其名,强名曰道。夫道者,有清有浊,有动有静。天清地浊,天动地静。男清女浊,男动女静。降本流末,而生万物。清者浊之源,动者静之基。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夫人神好清,而心扰之。(人)心好静,而欲牵之。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静,澄其心,而神自清。自然六

清静经及老子列传

欲不生,三毒消灭。所以不能者,为心未澄,欲未遣也。能遣之者,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;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;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。三者既悟,惟见于空。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,所空既无,无无亦无。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,寂无所寂,欲岂能生,欲既不生,即是真静。真常应物,真常得性。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。如此真静,渐入真道。既入真道,名为得道。虽名得道,实无所得。为化众生,名为得道。

清静经及老子列传

能悟道者,可传圣道。老君曰:上士不争,下土好争。上德不德,下德执德,执著之者,不名道德。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为有妄心。既有妄心,即惊其神。既惊其神,即著万物。既著万物,即生贪求。既生贪求,即是烦恼。烦恼妄想,忧苦身心。便遭浊辱,流浪生死,常迷苦海,永失真道。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,得悟道者,常清静矣。

清静经及老子列传

仙人葛玄曰:吾得真道,曾诵此经万遍。此经是天人所习,不传下士。吾昔授之于东华帝君,东华帝君授之于金阙帝君,金阙帝君授之于西王母。(西王母)皆口口相传,不记文字。吾今于世,书而录之。上士悟之,升为天官;中士悟之,南宫列仙;下士得之,在世长年。游行三界,升入金门。左玄真人曰:学道之士,持诵此经者,即得十天善神,拥护其人。然后玉符保神,金液炼形。形神

清静经及老子列传

俱妙,与道合真。正一真人曰:人家有此经,悟解之者,灾障不干,众圣护门。神升上界,朝拜高真。功满德就,相感帝君。诵持不退,身腾紫云。嘉靖丁酉七月十有二日,焚香敬书。征明。

清静经及老子列传

老子列传。老子者,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,姓李氏,名耳,字伯阳,谥曰聃,周守藏室之史也。孔子适周,将问礼于老子。老子曰:“子所言者,其人与骨皆已朽矣,独其言在耳。且君子得其时则驾,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。吾闻之,良贾深藏若虚,(君子)盛德,容貌若愚。去子之骄气与多欲,态色与淫志,是皆无益于子之身。吾所以告子,若是而已。”孔子去,

清静经及老子列传

谓弟子曰:“鸟,吾知其能飞;鱼,吾知其能游;兽,吾知其能走。走者可以为罔,游者可以为纶,飞者可以为矰。至于龙,吾不能知,其乘风云而上天。吾今日见老子,其犹龙邪?”老子修道德,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。居周久之,见周之衰,乃遂去。至关,关令尹喜曰:“子将隐矣,强为我著书。”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,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,莫知其所终。或曰:老莱子亦楚人也,著书十五

清静经及老子列传

篇,言道家之用,与孔子同时云。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,或言二百余岁,以其修道而养寿也。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,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:“始秦与周合而离,离五百岁而复合,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。”或曰儋即老子,或曰非也,世莫知其然否。老子,隐君子也。老子之子名宗,宗为魏将,封于段干。宗子注,注子宫,宫玄孙假,假仕于汉孝文帝。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

清静经及老子列传

卬太傅,因家于齐焉。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,儒学亦绌老子。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”,岂谓是邪?李耳无为自化,清静自正。嘉靖戊戌六月十有九日,为北山炼师补书此传,于是余年六十有九矣。欧阳公尝言,夏日据案作书,可以消暑忘劳。然余挥汗执笔,只觉烦苦尔。岂公自有所乐也。是日午后微雨稍凉,但苦窗暗,

清静经及老子列传

故首尾浓纤不类,不觉观者之诮云。征明识。

清静经及老子列传

病困无聊写此奉赠。北山炼师永充福济观常住,

清静经及老子列传

一笑置之。征明顿首。

高清文件下载:地址

评论关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