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杨守敬-清 邻苏园集帖,第一刘耕题 邻苏园法帖。羲之顿首,快雪时晴。 佳想安善。未果为结。力不次。王羲之顿首。山阴张侯。东晋至今近千年,书迹传流至今者,绝不可得。《快雪时晴帖》晋王羲之书,历代宝藏者也。刻本有之,今乃得见真迹,臣不胜欣幸之至!延祐五年四月二十一日,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臣赵孟頫,奉敕恭跋。 胡母氏从妹平安,故在永兴居,去此七十也。吾在官,诸理极差。顷比复勿(勿)。来示云与其婢问。来(信)不得也。赵义夫、王循德、李图南、政和甲午四月廿二日庐江郡齐书。 羲之顿首:不复见君,甚有思想,得告慰之。故苦乏气兼欲㿃下忧深。小佳克面。王羲之(顿首)。大德二年二月廿三日,霍肃清臣、周密公谨、郭天锡右之、张伯淳师道、廉希贡端甫、马煦德昌、乔篑成仲山、杨肯堂子构,李衎仲宾,王芝子庆,赵孟俯子昂,邓善文原善之集鲜于伯几池上,右之出右军《思想帖》真迹,有龙跳天门、虎卧凤阁之势。观者无不咨嗟,叹赏神物之难遇也。孟頫书。 晋王羲之知问帖。秋中感怀,雨冷异,足下各可耳。胛风遂欲成患,甚忧之。力知问。王羲之顿首。知足下行至吴。念违离不可居,叔当西耶!迟知问。 得袁、二谢书,具为慰。袁生暂至都,已还未?此生至到之怀,吾所也。 诸从并数有问,粗平安。唯修载在远,音问不数,悬情。司州疾笃,不果西。公私可恨,足下所云皆尽事势,吾无间然。诸问,想足下别具,不复具。米芾。 裹鲊味佳,(今)致君。所须可示,勿难。当以语虞令。绍兴乙丑岁,观于文昌夏官直舍,米友仁题。 (晋王)羲之远宦帖。省别。具足下小大问。为慰。多分张。念足下悬情。武昌诸子。亦多远宦。足下兼怀。并数问不。老妇顷疾笃。救命恒忧虑。余粗平安。知足下情至。 王右军行穰帖。足下行穰,九人还示应决不?大都当佳。足下行穰,九人还示应决不?大都当佳。其昌释文 二谢书云,即以七日大敛,冥(冥)永毕,不获临见,痛恨深至也,无复已(已)。武妹修载在道,终始永绝,道妇等一旦哀穷,并不可居处,言此悲切,倍剧常情,诸不能自任,未遂面缘,抚念何已,不具。羲之顿首。 熙宁九年十一月十四日,赵抃阅道越州,清思堂之西至乐斋,观右军真迹,近世渐少,观二谢帖纸札尚完,殊可爱也,案正观目录洎,淳化法帖皆收此,岂当时为好事者,秘藏不出邪,熙宁丙辰冬至日,丹杨苏颂子容,余杭郡西阁题。 羲之顿首:丧乱之极,先墓再离荼毒,追惟酷甚,号慕摧绝,痛贯心肝,痛当奈何奈何!虽即修复,未获奔驰,哀毒益深,奈何奈何!临纸感哽,不知何言!羲之顿首顿首。 二谢面未?比面迟承良不静。羲之女爱再拜,想邰儿悉佳。前患者善。所送议当试,寻省。左边剧。得示,知足下犹未佳,耿(耿)。吾亦劣(劣)。明日出乃行,不欲触雾故也。迟散。王羲之顿首。 书知问深为佳兰草,未观知过也,都下未至为九妹如何哉,言足下求便献之顿首 王子敬东山帖。新埭无乏,东山松更(送八)百。叙奴已到,汝(等)慰安之,使不失所。给,勿更须报。 官奴小女玉润病来十余日,不令民知。昨来忽发痼,至今转笃,又苦页(头)痈,以溃,尚不足忧。痼病少有差,忧之燋心,良不可言。顷者艰疾,未之有良由。民为家长,不能克己,勤修训化,上下多犯科诫,以至于此。民唯归诚待罪而已,此非复常言常辞。想官奴辞以具,不复多白。上负道德,下 愧先生,夫复何言。 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此地有(崇山)峻领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(弦之)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。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(盛),所以游目骋怀,足极视听之 娱,信可乐也。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。或取诸怀抱,悟言一室之内;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。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怏然自,不知老之将至;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以为陈迹,犹不能不以之兴怀,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!古人云:“死生亦大矣。”岂不痛哉!每揽昔人兴感之申(由)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 能喻之于怀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后之视今,(亦由)今之视昔,悲夫!故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,虽世殊事异,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。后之揽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 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此地有(崇山)峻领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。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 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夫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。或取诸怀抱,悟言一室之内;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怏然自足,不知老之将至;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以为陈迹,犹不能不以之兴怀,况修短随化,终 期于尽!古人云:“死生亦大矣。”岂不痛哉!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后之视今,亦由今之视昔,悲夫!故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,虽世殊事异,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。后之揽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臣张金界奴上进 淳熙五年十月朔魏昌杨益同观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:得十四、十八日二书,知问为慰。寒切,比各佳不?念忧劳,久悬情。吾食至少,劣(劣)。力因谢司马书,不具。羲之报。羲之顿首:丧乱之极,先墓再离荼毒,追惟酷甚,号慕摧绝 鸭头丸故不佳,明当必集,当与君相见。天历三年正月十二日,敕赐柯九思,侍书学士臣虞集奉敕记 右军摛华,夐绝今古。遗踪展玩,龙蟠凤翥。藏诸巾袭,冠耀书府。绍兴庚申岁,复古殿书。 中秋不复不得相,还为即甚省如,何然胜人何庆,等大军。大令此帖,米老以为天下第一。子敬书,又名为一笔书。前有十二月割等语,今失之;又庆等大军以下皆阙,余以《阁帖》补之,为千古快事。米老尝云,人得大令书,割剪一二字,售诸好事者。以此古帖,每不可读,后人强为牵合,深可笑也。甲辰六月观于西湖僧舍,董其昌题。 大令送梨帖真迹奇品之上。今梨三百。晚雪,殊不能佳。因太宗书卷首见此两行十字,遂连此卷末。若珠还合浦,剑入延平。大和二年三月十日。司封员外郎柳公权记。治平乙巳冬至巴郡文同与耳,久借熟观时在成都回车馆。 (资源为高清大图)
下载:地址
评论关闭。